中暑是指在长时间高温和热辐射条件下,出现的机体体温调节障碍,体内热量过度积蓄,水、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。
夏天天气潮湿闷热,热浪扑面而来。
最近几天气温持续升高,人在高温湿热的环境中堪比“蒸桑拿”,如果防暑措施不到位,稍不留意就可能被中暑“盯上”,轻则恶心呕吐,重则致命!
1.先兆中暑(难受)
口渴、多汗、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无力、恶心、心慌、气短、注意力涣散等症状。此时体温一般不超过37.5℃。
2.轻度中暑(昏厥)
皮肤灼热、面色潮红或苍白、皮肤湿冷、脉搏增快、血压下降等表现。此时体温一般升高至38℃以上。
3.重度中暑(要命)
皮肤干燥无汗(早期可以湿润)、意识模糊、惊厥,甚至无反应、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等症状,此时体温可超过40°。
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。
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,又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:
其中经典型常见于年老体弱或伴有基础病的人群,他们往往怕冷,在家中紧闭门窗、穿着衣物较厚,身体散热障碍,这种类型往往数天才发病,就像温水煮青蛙,不易被察觉,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。
一般而言,抵抗力较弱的婴幼儿、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工作或运动强度过大者,以及本身患有疾病的人群,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而导致一系列不适,引发中暑。
1.户外工作者
首先在高温条件下,一定要有降温措施,想方设法降低温度。
在高温下工作或运动,要切记不能过久,一般每天高温下工作或运动尽量不超过8小时。
当有高温红色预警时,建议应停止户外露天作业。
2.孩子
对于孩子、特别是那些没有自主能力的婴幼儿来说,家长在高温天应注意给孩子穿着清凉、宽松的衣服。
孩子如果外出,一定要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。同时注意,千万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里。
3.老人及体弱者
对于老人或本身有疾病的患者来说,在炎夏更要当心自身健康,饮食有度、注意休息。
家人也要多加留心,随时查看他们是否有中暑或疾病加重的迹象,如果有问题要及早就医。
脱离高温环境,迅速将中暑者移至凉爽、通风的环境中,解开衣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。
及时拨打120。
物理降温:
用湿凉的毛巾放在中暑者的头部和躯干部用来降温,或将冰袋用毛巾包裹置于其腋下、颈侧和腹股沟、腘窝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,帮助散热。
如果中暑者出现肢体不自主抽搐,不要在其嘴内放任何东西,不要去刻意约束其抽动的肢体,可用软物垫在其身下;
如果发生呕吐,立即将中暑者的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,防止误吸。补充水分,多喝温开水、淡盐水。
1.留意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。
2.非必要不外出,户外工作避开中午太阳直晒的最热时段。
3.出门在外戴太阳镜、遮阳帽或遮阳伞,涂防晒霜。
4.改善居住环境温度,对于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者、儿童以及孕产妇等人群,可使用空调、电扇等降低室内温度,空调保持在合适的温度,一般26℃,不要太低或太高。
5.尽量不穿深色衣服,穿吸汗、宽松、透气的棉、麻等面料的浅色衣服。
6.多喝水,补充水分,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快。
7.勤洗澡,多用湿毛巾擦拭皮肤。
8.备好防暑物品,可随身携带风油精、藿香正气水等。
9.不应留在停泊的车内。
10.如有任何不适,请立即就医。 |